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弱势群体贫困

2014年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友谊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上海市公立学校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基线调查数据,探究了上海市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的同伴关系,并发掘了影响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交往互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本地儿童的流动儿童朋友占其好朋友总数的比例较低;在学生个人特征维度,独生子女身份、学生易于相处程度和自我信心上会对流动儿童朋友比例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学生家庭背景特征这一维度,父母的职业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待会对...

作者:王子童 梁俊杰 韩嘉玲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2008年中职教育、社会再生产与上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调研

本文记述了2008年以来因户口限制无法参加中考、被输送到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上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经历。地方政府通过政策等手段将随迁子女引导成为制造服务业急需的劳动力,直接参与了社会阶层再生产。随迁子女的个人抱负与家庭偏好往往与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存在差异乃至冲突。不过,职业教育仍为随迁子女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令其得以掌握城市惯习、建立跨界社交网络。

作者:凌旻华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2000~2015年中国流动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伴随城镇化进程出现的大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早期发展与教育是破解教育公平、实现社会融合的重要议题。但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现状堪忧:超过半数的流动儿童进入未注册的民办园,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未有效惠及该群体,且流动儿童家庭和社区功能弱化。本文认为社会应从保障儿童权益的基本立场出发,从支持家庭的角度,强化面向流动儿童托幼机构的福利性和服务性;明确性质定位,建立和完善涵盖计生、健康、...

作者:李相禹 张燕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关于回流儿童学业与心理发展的实证研究

本文利用河北和四川5县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7000多名四、五年级学生的调研数据,对回流儿童的基本特征、学业与心理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无法在城市上公办学校、父母返乡等是流动儿童回流的主要原因;在回流时间上,存在“回流趁早”的现象;大部分儿童的回流后监护和学习适应状况较差。②相比非回流儿童,回流儿童成绩更差,留级比例更高。③回流儿童的抑郁水平高于非回流儿童。...

作者:张文玉 宋映泉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回流儿童如何克服“水土不服”?——超大城市人口疏解政策下的案例研究

2014年国务院在全国推行“差别化落户政策”,要求严格疏解人口500万以上超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在这一背景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纷纷出台人口疏解政策,由此出现了因教育而流动的回流儿童。与传统的“随迁子女”不同,这些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为教育而流动的儿童,这重新定义了流动/留守儿童的内涵。同时,很多回流儿童返乡后,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本文从流动儿...

作者:韩嘉玲 刘月 杨佳星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为教育而再次流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抉择

本文阐述了大城市人口疏解政策下流动儿童为教育再次流动问题。不同于既往农民工子女在城乡流动间“留守-随迁-回流”钟摆模式,新型城镇化战略下产生了“离城不回乡”的儿童再迁与“回流不返乡”的儿童回流现象,部分流动家庭选择在流出地或流入地就近城镇化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本文解释了农民工家庭为子女教育做出不同决策背后的内在逻辑,农民工家庭在城-城间流动反映了人口流动的新变化。

作者:韩嘉玲 余家庆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北京流动儿童“幼升小”入学条件及其准备研究

北京市有相当大比例的外来常住人口无法获得公共教育服务。尽管北京市近年来部分简化非京籍人口子女入学流程和条件,但对务工就业证明和实际居住地证明这两项指标的审核要求正在提高,北京市非京籍儿童或子女在京入学难度实质上在加大。低收入群体、租房户和有房申请者等不同群体在“幼升小”入学准备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对相关政策实践的反思基础上,本文建议北京市政府继续增加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

作者:张眉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见证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十年(2008~2018年)——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亲身经历

自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至2014年“特大城市严格人口疏解”政策推行,上海市在流动儿童教育方面一直积极承担责任,并成立了“上海市农民工子女教育专业委员会”,作为政府与学校间沟通的纽带,推进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本文详细记述了在2008~2018年的十年间,上海市农民工子女教育专业委员会如何协助执行各类政策...

作者:周纪平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流动家庭的高考陪读——以M镇超级高中的“陪读”现象为个案

流动家庭在子代教育上,试图通过教育机制使得子代获得在城市的市民身份,并从事社会身份地位更高的脑力劳动。由此诞生了与强调应试教育的超级中学相配合的“陪读”现象。“陪读”的主体则是流动家庭的母亲,她们通过从居住地迁移至高中附近租房照料学生生活,从而让学生全身心投入高强度的学业中。本文通过对M中学、J中学“陪读”母亲在不同方面的教育投入的描写,呈现城镇流动儿童(“陪读”学生)...

作者:范云霞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的干预实践研究

留守儿童问题是广受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但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问题层面的讨论,缺少对解决方案与行动导向的探索。本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和多轮互证的方法,挖掘留守儿童的真实需求,并基于留守儿童需求的解决路径,对国内相关议题的88个公益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需求受年龄、性别、地域、民族和留守类型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留守儿童公益项目以提供软性干预服务为主,较多以留守儿童...

作者:耿和荪 刘海英 曹阳 段俊英 王静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