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多元共治     检索到  29765  条相关信息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乡村治理方面,政策引导与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实践、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融合”、信息赋能乡村治理等持续向好,但也存在基层治理面临诸多风险、农村“三融合”存在明显短板、乡村治理机制不健全、乡村治理干部结构有待完善、文...

作者:汤勇 出版时间:2025年04月

从革命逻辑到执政逻辑的转换,使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经历了从管制、管理到治理的嬗变,因应了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同阶段执政党社会控制方式的选择。社会转型的核心是从人治到法治的转换,是树立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最高权威,践行法治精神。社会治理当然也必须从治理与被治理的一元治理变为多主体参与的多元多元共治将成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存在。

作者:涂小雨 TuXiaoyu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来源: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农村社区; 多元主体; 贫困治理;

京山市推动多元协作,发挥各方治理主体的治理优势,探索出“党治、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有效治理新模式。 一是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乡村治理方向;二是通过找准自治单元,吸纳农民自觉有序参与,激活乡村治理力量;三是通过创新信访代理,疏通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四是通过引入积分制度,建立乡村持续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作者:陈涛 帅劲杰 彭茜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社区居民需求的变化向政府和社会公共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一字之差,但体现了党和政府在社会领域内治理思路的变化,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新格局是未来社区治理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作者:于燕燕 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本书从草地家庭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入手,向社会问题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延伸,基本厘清了困扰川西北牧民定居化问题的要害,提出了加强家庭建设、提高素质教育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等基本思路,不失为中国新时期定居化进程中的写实力作。

作者:文艳林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本文介绍了共建共享的路径和模式。

作者:陈帅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社区共治是上海近些年在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领域新的探索,是社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商处理社区公共事务的一套工作机制。在治理层面、治理主体、事务范围、占有资源、工作方法和制度化程度上,社区具有与政府管、居民自治相区别的独特性。社区通常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模式,这一模式体现在街镇整体社区事务的推进和具体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项目化在高效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同时,也...

作者:冯猛 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