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救助

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区少数民族就业权利保障

[简介] 保障少数民族就业权是实现少数民族公民劳动权和平等权等宪法基本权利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区采取了积极新增就业岗位、制定按比例就业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职业培训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

贵州社会保障支出与减贫效应研究

[简介] 利用1993年以来贵州省社会保障支出和贫困人口统计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同主体支出、不同项目支出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从综合支出来看,贵州社会保障总支出在长期内起到减少贫困人口数量的作用;从分主...

贵州省医疗救助脱贫“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构建

[简介] 社会力量的介入是对于以“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为基础的医疗救助脱贫工作的有效补充,但现实中社会帮扶能力不足,尤其是社会工作发挥的专业作用十分有限。本文基于贵州省医疗救助脱贫三个方面的现状,剖析当前针对贵州省社会工作介入医疗救助脱贫存在的缺乏理...

贫困标准设置的国际、国内经验:对广州社会救助制度的启示

[简介] 本文对广州低保标准相对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支出的替代率,相对于最低工资的比重,以及低保标准提高速度对物价增长的化解程度等指标做出分析,并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中心城市相对比,来探讨广州低保标准在满足低保对象生存需求、温饱需求和发...

中国灾害救助服务的转型与发展

[简介]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救灾防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面对日趋严峻的灾害形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为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政府致力于加强防灾减灾服务,逐步扩充灾害救助内容。虽然我国灾害救助...

农村临时救助制度的实施效果

[简介] 农村临时救助制度是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其他专项救助制度的有效补充,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遇到的临时性、突发性困难,帮助他们战胜暂时困难,使他们在人生的艰难时期获得一个缓冲的机会,得以重新发展。本章主要从农村临时生活救助制度救助...

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学粤剧音乐文化教育传承路径——以增城区中新镇莲塘小学为例

[简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应重视乡土文化的教育价值,建立乡村儿童对传统文化之根、中华民族之魂的价值认同。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应重视培育、建设乡土文化课程,在这一建设过程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单向传承,还涉及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

连片特困地区残疾人家庭住房研究

[简介] 连片特困地区多数交通不便,建筑材料运输成本远高于平原和丘陵地区,每平方米的建造成本更高。而且随着人力成本的快速增长,农村建房成本也在快速增长。所以对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来说,建造新房基本无望,因而也无法从政府那里得到危房改造补助。农村贫困残...

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的衔接困境

[简介] 本文以深度贫困地区C县两项制度衔接的实践为例,引入复杂政策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回应。C县位于深度贫困地区四省藏区,行政隶属于西部贫困大省A省B藏族自治州,2012年被列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根据2015年贫困统计数据,C县农村贫困发生率为21...

更多>
合作学者
  • 祝建华

    <简介>男,1978年12月生,教授、博士,湖北武汉人。自2001年7月起,先后于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获得法学学士(社会学专业)、法学硕士(社会学专业)、管理学博士(行政管理专业)学位。现为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管理综合实验中心主任、香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