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基于江西省抚州市J区所开展的问卷调查和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发现当前农村老人养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求,并思考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事业发展的可能路径: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社会力量协同跟进;大力发展农村机构养老,力求建成综合性的多功能养老服务中心,其中嵌入社工专业服务;积极鼓励发展居家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
农村社会救助的力度近年来不断增强,然而,部分救助对象存在长期依赖社会救助的现象,救助效果有待提升。农村救助对象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等方面处于或轻或重的劣势,挖掘他们在生计资产方面的潜力,通过组织类似综合农协等团体建构新的社会资本或组织资本,有助于救助对象走出困境,从而摆脱对救助制度的长期依赖。
本文主要针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指标化管理”现象进行研究。根据课题组2012年在贵州省的实地调查资料,文章首先介绍了贵州农村低保制度建立发展的过程及农村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发挥的积极作用,其次,分析农村低保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指标化管理”现象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再次,重点分析了农村低保指标化管理的原因。最后,就如何完善农村低保制度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的政...
农村“留守老人”的出现是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中实施的各种政策使然。留守老人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但缺乏社会支持机制的有力保障。对江西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研究表明,虽然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支持是以家庭为主,但许多留守老人在劳动负担加重的同时,失去了子女提供的生活照料、物质支持、精神慰藉等,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晚年生活境况凄凉。世界各国的社会福利改革在削减政府福利责任、强...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来阐述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实意义。首先,简述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背景、意义与目的。其次,通过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分析,指出现行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农民工参保比率较低、企业逃保漏保现象严重等,并针对问题分析产生原因。最后,从法律制度建设、政府和企业等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议。
近年来,河南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具有中原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粮田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整体发展情况良好。2012年,河南省实现粮食丰收,主要粮食产量达5638.60万吨,人均主要粮食产量达0.6吨;农业产值继续增加,2012年农业增加值为3769.54亿元;农业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重要增长点和...
通过一个村庄的案例探讨农村低保政策在基层的实践过程,及政策在传递中变通行为的逻辑。研究发现,农村低保政策在村庄实践的过程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与政策意图不相符的变通。变通的原因包括村庄内在因素和外在行政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上级政府下达的行政任务,乡镇政府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变通的结果导致干部与村民、政府与社会的摩擦和冲突,也诠释了行政力量的强大影响和“行政社会”...
我们希望能够逐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加强村庄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从而减少偏远地区农民子女就学成本,从而达到减少城乡差距,复兴农村社会,以及促进整个社会团结的目的。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实困境源于公共资源分配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表现为社会福利政策的长期缺失。研究基于对国内相关行业八家大型企业进行的高端访谈与深度调研,发现目前企业农民工经济融入的分化加剧,正规就业的大企业农民工、精英农民工的率先融入将从根本上推进农民工整体的城市融入;劳务派遣用工政策和低水平、碎片化的社会保险政策导致社会融入停滞不前;政治融入亟待解决农民工党员就...
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进展迅速,成效显著。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的收益大幅增加,调动了农民的流转积极性。但农村土地流转也存在着求快心切、信息不畅和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下一步河南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二是健全土地流转利益保障机制;三是稳定政策并建立长效机制;四是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农民的土地...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