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和2006年展望及预测

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运行总体上延续了2004年的良好态势,突出表现为农产品市场运行更加健康。尽管如此,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展望2006年,农村经济受动物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大,但受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仍然较高等积极因素影响,农产品市场健康运行的基本态势延续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作者:李国祥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2005~2006年中国农村改革与政策

2005年的农村工作继续依照“多予、少取、放活”这个总方针前进。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此建立了统领各项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政策的新的政治平台,但中共中央的农村基本政策并无大的改变。2005年各地对中央政策的落实情况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

作者:党国英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2005~2006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

2005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扩张,等等。但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本章将如以往一样将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去考察。从生产、投资、消费以及城镇化等各个方面,分析农村各部门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作者:张元红 张元红 张元红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2005~2006年中国农业投入与产出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强化对“三农”的扶持政策,各地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各级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增长加快,农业投入呈现新格局。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高,农业产出稳定增长。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顺利实现。

作者:柏先红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2005~2006年中国农村产业结构

2005年农业结构调整稳步前行,农产品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内部,由于多项支农政策的出台,农业继续稳步发展,但增幅有所减缓,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比重略有上升;第一产业内部,农业、林业比重略有下降,畜牧业、渔业比重略有提高。

作者:张明梅 张明梅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2005~2006年中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进展

本章将只从土地劳动力、资金三个方面来分析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展。目前农村经济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如土地、资金、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问题等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正在设法解决,这可以从近几年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特别是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可以看到。

作者:李静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2005~2006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

本文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生活质量继续改善。

作者:阎芳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2005~2006年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规划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中国农村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05年伴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平稳增长,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作者:范小玉 范小玉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2005~2006年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监测

为监测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反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果,国家统计局根据新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每年对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04年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新进展。

作者:侯锐 柏先红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2005~2006年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5年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产业实力显著增强,生态建设由“治理小于破坏”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在开展环境脆弱地区生态建设的同时,注重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的发展,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与缓解贫困紧密结合,力求探索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作者:包晓斌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