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章介绍经济景气。经济景气主要由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商务活动指数、企业景气指数等指数说明。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受到了冲击,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出台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率先实现经济回升。
尽管中国经济快速地实现了规模的扩张,但是在企业层面并没有出现具有范式变迁意义的原创性的组织形态,关于中国型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也有待深化。本书的主要内容涉及经济民主问题的研究格局、经济民主与中国经济的关系、经济民主与东亚奇迹的关系、经济民主与政策范式调整的关系四个主题。在上述主题下,这些论文讨论了经济民主研究中的“主义”和“问题”两个侧面,前者指什么是经济民主...
乌日根呼格吉勒嘎查是典型的纯牧业经济基层单位,其经营内容和方式完全体现在牧业经济的方方面面。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牧民的经济来源都以出售活畜为主。牲畜的出售仍是等待个体商贩上门收购,牧民处在被动参与市场经济的地位。畜产品和奶食品的加工出售以及外出打工等经济行为较少。本文介绍了乌日根呼格吉勒嘎查的牧业情况、生产生活消费、商品物资交流、扶贫工作等。
本文比较全面地描述了柳州市的外贸经济概况、对外贸易技术合作情况与现存问题。首先,1992年以后,柳州市出口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在引进外资、技术合作和劳务承包等方面均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柳州市外贸经济存在研发能力不足、贸易区域集中和出口企业集中在高能耗领域等问题。
本书结合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经济民族学进行了系统的诠释。全书分导论、上篇、下篇共16章内容,既有理论架构的概述,也有实际案例的分析,由表及里,有理有据。作者以富于启迪性和讨论性的问题提出,在公共话语空间的质疑或责难中,激发人们的选择潜能、打通人们多样性选择的路径、拓展人们的选择空间,对经济民族学的研究有一定学术意义。
柳州市的产业结构一直呈“二三一”的发展格局。1993年后,柳州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与速度都有所扩张和提升。本章对柳州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第三产业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小农经济的命运,自现代工业兴起以来就倍受关注。在早期经济学家眼里,它是市场分工的合理产物(斯密,1972:12~15)。马克思(2000:50)则认为,它是资本“剥削”农民的社会分工。基于“不发达资本主义”俄国农业的研究,恰亚诺夫(1996:64~69)认为,小农经济遵循“家计”为上的逻辑,对利润不太敏感。舒尔茨(1987:73)则基于“发达资本主义”美国经...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