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议设劝业道

  • 作者:王鸿志 出版日期:2022年4月
  • 报告页数:53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42053字 所属丛书: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
  • 所属图书:兴利与牧民:清末劝业道的建制与运作
  • 浏览人数:208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劝业道的酝酿产生不仅与兴实业、解财困有关,还与甲午战后督抚举办农工商矿各局坐大实业行政管理权、绅商群体崛起加速社会结构变动密切相连。庚子事变后,巨额赔款和推行新政的庞大费用使朝廷难堪重负,振兴农工商矿、发展各项交通事务、开拓利源渐成时人共识,农工商矿各局顺时而设,但有些农工商矿局罗掘民间有限之脂膏以供冗员挥霍,激化了社会矛盾。面对“外重内轻”格局的变化、赔款与新政兴利的迫切需要,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动,清廷通过调整官制,建立上下贯注的实业、交通行政管理体制已势在必行。劝业道经历了先“司”后“道”的变化,反映了清廷迁延旧制的过程。

作者简介

王鸿志:安徽太和人,历史学博士。先后在河北大学历史学系、暨南大学历史学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清末民初实业、交通行政官制体系的构建与运作,在《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