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约束指标
所属图书:2014年湖南两型社会发展报告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关键词: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刻不容缓

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扩张的“生态环境赤字”过度消耗着地球资源,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如今,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安全已经受到了极大威胁。

“生态环境赤字”逐年扩大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发布的生态足迹报告,生态赤字是指某一地区生态足迹超出生物承载能力的部分。其中,生态足迹指用来提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渔业用地面积。但该定义中的“生态赤字”仅是从资源消耗的角度描述人类生产、生活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的自我修复机制,环境因素以及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动态反馈过程没有得到直接体现。引入“生态环境赤字”的概念,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扩展为生态环境承载力,内涵包括两部分:其一为地球的再生能力,其二为人类在治理环境中所产生的相当的生态承载力。当人们消耗资源的速度超出资源的处理及再生速度时,就会产生生态环境赤字。可见生态环境赤字是一种粗放发展的代价,当前全球都处于环境赤字状况中。

(一)生态环境赤字的现实表现

全球普遍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数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进入生态赤字阶段;2008年,全球“生态赤字”达62亿全球公顷;2013年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的相关数据表明,人类正消耗着1.5个地球,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为3个。中国也不例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增长了约两倍,并从70年代开始出现生态赤字。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人均生态赤字达0.8公顷,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0.4公顷;《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显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