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

  • 作者:齐晔 李惠民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 报告页数:35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28871字 所属丛书:低碳发展蓝皮书
  • 所属图书: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
  • 浏览人数:249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十一五”期间中国能源强度快速上升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并实现19.06%的下降,节能目标较好完成。“十一五”期间,中国共减排CO 215.5亿吨,能源效率提升是CO 2减排的主要因素,贡献率为87%。中国共实现节能6.3亿吨标准煤左右,技术因素占总节能量的69%,结构因素占总节能量的23%,其余8%的节能量由生活用能比例的变化所贡献。 中国低碳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排放强度下降的同时碳排放总量迅速上升。“十一五”期间,在CO 2排放强度下降20.8%的同时,中国由世界第二大排放国变为第一大排放国。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继续加大,减碳形势依然严峻。 “十一五”期间,中国密集出台了针对节能、可再生能源及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系列政策。政策手段多样化与大规模的政府投入是中国低碳发展政策的基本特征。然而,中国低碳发展的基础仍不牢固。地方政府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和经济转型过程中,仍受到扩张性经济增长驱动的影响;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碳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中小型企业节能减碳能力依然薄弱;以居住和交通为主体的生活用能迅速攀升,逐渐成为中国低碳发展的重要挑战。 “十一五”期间,高能耗行业表现出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得以改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化使高能耗产业的产能大幅扩张,使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面临巨大挑战。“十一五”中期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一度削弱了高能耗行业的增长势头。但2008年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客观上促进了高能耗行业的发展,加剧了“十一五”期间节能目标实现的难度,并继续对“十二五”节能和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构成压力。

作者简介

齐晔: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大众汽车”讲席教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北京师范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资源环境政策与管理、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治理理论与政策等。

李惠民:2009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政策。近年来主要参与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等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