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年来以“云录播课堂”为载体的“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的开展,与对照班相比,S县两所中学“云录播课堂”实验班语文、外语平均成绩获得较大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明显提高,教学理念发生显著变化,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究其原因,可能是“云录播课堂”主要提升的是教师的专业技能而非专业知识。要让以“云录播课堂”为载体的“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有效推广,应有计划地扩大“云录播课堂”的适用范围,增强适用效果;应减少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需求,确立更有效的指导方式;应推动贫困地区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适当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
谢治菊:(1978- ) 重庆合川人,管理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广东省乡村振兴智库联合会会长,广州市乡村振兴研究会会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减贫治理、结对帮扶与乡村振兴。
肖林根: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讲师。本文是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服务大扶贫战略贵州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机制研究”(2017ZD012)、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认知科学与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省社科院通2017\[28\]号)、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名师进课堂’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创新精神提升的研究与实践”(17073)阶段性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