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整合的风险管理机制
所属图书:中国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测度研究
出版日期:2012年3月
关键词:
中国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测度研究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开始到2007年,有将近2.5亿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只剩下约2000万[1]。这一扶贫史上的奇迹被包括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在内的许多国际机构给予高度评价,也自然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的共识是中国经济自1978年后每年约9%的经济增长是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的重要原因[2-4]。但学者们也意识到当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一个较低水平时,经济增长将很难再起作用,这也意味着帮助剩余贫困人口脱贫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国的扶贫政策需要作出新的调整。另外,脱贫的效果越来越不稳定,一些贫困人口在脱贫以后重新返贫,以2003年为例,当年有146万人脱贫,但有154万人返贫,出现绝对贫困人口增加的现象。从绝对贫困人口向低收入人口或反过来从低收入人口回到绝对贫困状态的动态不稳定特征已经明显[1]。贫困表现出带有长期顽固性的持久性贫困和高脆弱性特征的暂时性贫困并存的新特征。

经济学家很早就意识到,今天的贫困未必就代表着明天的贫困,一个家庭的福利不仅取决于现在的收入和消费,也取决于其未来面临的风险[5]。随着Ravallion [6]在其经典文献中将贫困分为持久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后,贫困动态理论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研究显示,暂时性贫困的家庭比例要比持久性贫困的家庭比例高,穷人并不是“时时穷”,而是“有时穷”。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贫困脆弱性的概念应运而生,自从世界银行的2000/2001年度《世界发展报告》将脆弱性界定为“度量对于冲击的弹力——冲击造成未来福利下降的可能性”[7],许多经济学家开始使用这一术语,并对它的测度问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