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灾与扶贫

后哥本哈根议程:气候公平、透明性与碳预算——建立一个低碳的经济和社会

《哥本哈根协议》将国际社会对气候工作的注意力从“怎么做”转移到了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上,该协议对“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建议根据各国的能力进行责任分摊。如果要将减排行动扩展到全球范围,需要确立一个基准水平,各国根据这个基准水平来制定法律法规,对行动进行评估。气候变化多边会谈的重点也应该从确定各国的减排比例转为公平分配人类共享的排放空间,这样的处理方式避免...

作者:MukulSanwal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我们是否已经具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对推进全球“碳预算”方案努力的思考

2009年底,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简称COP15)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闭幕。在大会召开前,尽管全球还远未从20世纪2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中恢复,各国政府都利用各种国内外外交场合,独立或共同地向全球公众散发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在哥本哈根这座到处弥漫着安徒生童话气息的城市得到彻底解决的气息。在举办国和全球媒体的共同宣...

作者:叶谦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全球热点问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和行动必将对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2007年底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第13次缔约方会议达成了《巴厘行动计划》,UNFCCC,Bali Actio...

作者:潘家华 陈迎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解决气候困境:碳预算方法

2009年7月,意大利城市拉奎拉举办了主要经济体能源和气候论坛(the Major Economies Forum on Energy and Climate,MEF),论坛成员包括印度、巴西和中国。论坛上来自G8和主要经济体国家的政府首脑一致认为,要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确保全球升温不超过2℃警戒线水平是非常重要的。WBGU将确定该警戒线视为建立有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过...

作者:WBGU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日本大地震与中国东北对日经济合作

日本大地震及其灾后重建为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对日经贸合作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在日本灾后重建计划中,东北三省在建筑业、食品和农产品出口以及劳动力输出等方面商机无限,发展潜力巨大。东北地区应凭借地缘优势,抓住灾后重建的历史性契机,利用日本灾后重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地缘与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的经贸往来,把东北地区与日本经济合作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董立延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人权保护状况报告

在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积累了对受灾公民的人权保护的中国经验。国家不仅高效率地实施了紧急救援和灾后援建,而且成功地在最短的时期内恢复灾区重建并整体达到或超过了灾前灾区的社会发展水平。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中积累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生存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妇女权利、儿童权利和少数民族的权利的重要经验。如果说开展救灾...

作者:周伟 杜社会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协调合作网络在跨越边界救灾的角色:台湾与新加坡红十字组织个案之比较

本研究的目的:探讨志愿服务组织在救灾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以志愿服务组织在整个救灾与灾后重建工作中跨部门协调合作的角色为探讨的中心。其中,笔者分析比较两个案例,分别是新加坡红十字组织参与2004年印度尼西亚南亚海啸的救灾行动与台湾红十字组织参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救灾行动。研究也阐述灾后因应与重建工作中,对于救灾资源的管理与动员机制,并提及如何利用组织中创新的机制...

作者:赖育宏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两岸城市防救灾系统中社会参与之比较分析——以台北市与北京市为例

现代政府无不追求提升国内防救灾设备之水平,并企图建立一套完善之系统,以充分运用各项资源而减轻灾后损失、加快复原速度,以提升国家竞争力。台北与北京两市,同向美、日等国取法而建立自身之防救灾系统。两市在发展防救灾体系之过程中,由于受到其特殊政经体制与社会环境等变项之影响,使两市防救灾系统呈现出若干不同之风貌。本文从政治面角度切入,并以公民参与、公私合伙、政府与民间互动关系等...

作者:赵永茂 左宜恩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