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跨越边界救灾     检索到  14663  条相关信息

本研究的目的:探讨志愿服务组织在救灾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以志愿服务组织在整个救灾与灾后重建工作中跨部门协调合作的角色为探讨的中心。其中,笔者分析比较两个案例,分别是新加坡红十字组织参与2004年印度尼西亚南亚海啸的救灾行动与台湾红十字组织参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救灾行动。研究也阐述灾后因应与重建工作中,对于救灾资源的管理与动员机制,并提及如何利用组织...

作者:赖育宏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开启了中国慈善的新纪元。2018年,社会各界纷纷围绕这一事件展开了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从多个纬度对中国慈善过去十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其中,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在《中国慈善发展报告》出版十周年之际,组织评选了“2008~2018中国公益慈善十年十大热点事件”,为历史留下了一份重要的参考底本。

作者:卢喜兰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族群的文化边界与政治边界始终是不一致的,如果文化边界代表了族群的原生性,而政治边界则反映了族群实际势力的消长结果。族群政治势力的对外张力必然会不断跨越其原有的文化边界,并试图成为族际的主导力量。当民族边界趋于模糊化时,民族交融则成必然,尤其在一统体制下得以加速推广;反之亦然。青海地区是多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舞台,多元民族文化在此交会互通。清末以来,中央政治势...

作者:王英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被视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毛泽东迈向天安门的起点”。秋收起义沿线农村地区零散的红色革命遗迹众多,旧有的“大基建”开发思维无法有效利用这些偏远的红色资源。本文认为,应顺应“旅行方式革命”,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构建“完成者管理系统”,占领“红色户外”产业制高点。

作者: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旅游资源归属地之争是当下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确定地方要素的地理边界。地方要素是仅属于一个地方的自然、人文要素。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和西山在旅游开发中就存在地方要素边界不清的问题。本文以东、西两山作为研究区,从唐以来的地方历史文献中梳理出东、西两山的主要地方要素。研究发现了四种地方要素边界与行政区边界不整合的模式。进一步的探讨发...

作者:周尚意 唐顺英 张瑞红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要安置受灾群众、开展医疗防疫、抢修基础设施、防范次生灾害、恢复灾区生产、重建家园等。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提供资金、物资、服务等多样化的救援。许多NGO反应迅速,行动积极,在灾后援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灾区人民也积极恢复生产,进行自救。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如何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资源,高效率、广效益地开展创新性重建援助活动,...

作者:朱晓红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文章首先介绍了勘界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政策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文章介绍了边界管理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政策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地名管理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政策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张卫星 陈根良 出版时间:1998年09月

防灾减灾救灾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之一,也是我国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基础内容,更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场域。近年来慈善行业的广泛参与已经成为推进灾害治理的重要方式,慈善组织也日益成为抵御灾害风险的重要主体之一。本报告致力于:(1)回顾2018年慈善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发展现状,概述我国慈善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体系、发展规模以及国际化发展情...

作者:张强 张元 林琳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