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跨越边界救灾     检索到  17069  条相关信息

本研究的目的:探讨志愿服务组织在救灾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以志愿服务组织在整个救灾与灾后重建工作中跨部门协调合作的角色为探讨的中心。其中,笔者分析比较两个案例,分别是新加坡红十字组织参与2004年印度尼西亚南亚海啸的救灾行动与台湾红十字组织参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救灾行动。研究也阐述灾后因应与重建工作中,对于救灾资源的管理与动员机制,并提及如何利用组织...

作者:赖育宏 出版时间:2011-08-01

迁移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后者通常会引入不同文化的接触。在1997年前,从内地移居到香港的过程,是跨过一个高度管制的“地理边界”,到一个不同的社会,超越“文化身份边界”,接触以至接纳一个不同的文化身份。然而,1997年后,地理边界渐渐变得可渗透,更多不同背景的人移居香港。虽然现时仍以透过单程通行证计划为主,他们亦多为低学历和低技术人士,不过具有较高学...

作者:陈国康 出版时间:2014-07-01

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开启了中国慈善的新纪元。2018年,社会各界纷纷围绕这一事件展开了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从多个纬度对中国慈善过去十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其中,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在《中国慈善发展报告》出版十周年之际,组织评选了“2008~2018中国公益慈善十年十大热点事件”,为历史留下了一份重要的参考底本。

作者:卢喜兰 出版时间:2019-07-01

族群的文化边界与政治边界始终是不一致的,如果文化边界代表了族群的原生性,而政治边界则反映了族群实际势力的消长结果。族群政治势力的对外张力必然会不断跨越其原有的文化边界,并试图成为族际的主导力量。当民族边界趋于模糊化时,民族交融则成必然,尤其在一统体制下得以加速推广;反之亦然。青海地区是多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舞台,多元民族文化在此交会互通。清末以来,中央政治势...

作者:王英 出版时间:2016-06-01

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被视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毛泽东迈向天安门的起点”。秋收起义沿线农村地区零散的红色革命遗迹众多,旧有的“大基建”开发思维无法有效利用这些偏远的红色资源。本文认为,应顺应“旅行方式革命”,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构建“完成者管理系统”,占领“红色户外”产业制高点。

作者: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8-10-01

现在的联合国成员有近二百个主权国家,它们成立的时间和历史各不相同,但是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都包含了不同群体,其中有些带着传统帝国的土著部族色彩,有些则带有现代公民国家的少数族群色彩。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导致了各国之间在资源、产品和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也催化了各国内部不同族群之间因发展水平不平衡而带来的内部竞争,介入他国内部进行“民族主义”分裂活动成为国际竞争中...

作者: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词:

旅游资源归属地之争是当下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确定地方要素的地理边界。地方要素是仅属于一个地方的自然、人文要素。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和西山在旅游开发中就存在地方要素边界不清的问题。本文以东、西两山作为研究区,从唐以来的地方历史文献中梳理出东、西两山的主要地方要素。研究发现了四种地方要素边界与行政区边界不整合的模式。进一步的探讨发...

作者:周尚意 唐顺英 张瑞红 出版时间:2013-08-01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要安置受灾群众、开展医疗防疫、抢修基础设施、防范次生灾害、恢复灾区生产、重建家园等。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提供资金、物资、服务等多样化的救援。许多NGO反应迅速,行动积极,在灾后援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灾区人民也积极恢复生产,进行自救。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如何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资源,高效率、广效益地开展创新性重建援助活动,...

作者:朱晓红 出版时间:2009-05-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