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竞争力的特点与分析

文章首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业竞争力做了总体评价,然后分别从产业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投入竞争力、发展方式竞争力、科教支持竞争力、外向度竞争力、机械化竞争力等方面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评价与分析。

作者:郑传芳 宋洪远 李闽榕 张春霞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竞争力的特点与分析

文章首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业竞争力做了总体评价,然后分别从产业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投入竞争力、发展方式竞争力、科教支持竞争力、外向度竞争力、机械化竞争力等方面对广西贵族自治区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评价与分析。

作者:郑传芳 宋洪远 李闽榕 张春霞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农村社区治理现状考察

农村社区治理以农村居民自治为核心,但又不局限于村民自治。农村社区治理和农村社区建设其实是一个概念的两面,“乡村治理研究从发展和实践角度看,其实就是乡村建设,就是如何为九亿中国农民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而出主意、想办法”。农村社区治理归根到底要依靠农村社区居民,其实现前提有三:一是包括政府和社会在内的农村社区内部各利益相关方的民主观念和意识,二是农村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和参...

作者:罗中枢 王卓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农村社区治理路径探索

中国的社区研究始于农村,初衷是以帕森斯的社会结构功能主义探索社会改良之路。在20世纪20~30年代,乡村治理研究是几乎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中,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以吴文藻、费孝通为代表的社会学本土化派,以毛泽东、陈翰生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派,都对中国问题进行了诊断,并开出了药方。吴文藻认为,社会是各种发展程度不同的社区的结合,社区可分为都市、乡村和民...

作者:罗中枢 王卓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农民工养老保险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近年来,各地在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许多较好的经验,但由于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尚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略在于,一方面要逐步推进制度走向统一,着力消解“一地两制”的制度差异,另一方面在制度建设上也要兼顾农民工群体的个性化特征,构建适合农民工群体的养老保险管理模式。

作者:汪华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伴随着城市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没有保障,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他们的这一状况严重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如何妥善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完善就业制度和加快建立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的应对之策。

作者:闫钟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社会资本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它可以打破“囚徒困境”,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以及抵御外来污染转嫁。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我国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这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本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它可以在现代农村社区中得以重构与再生,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

作者:宋言奇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旅游业对旅游景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分析

本文运用旅游社会学的方法和理论对张家界旅游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业对旅游景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带动作用体现不够充分,导致社会发展不够协调,报告最后探讨了限制旅游业带动作用发挥的原因和相应对策。

作者:何智能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对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作出的一种权威性分配,公正性是其本质要求,我国公共政策的公正性应以“实质的平等”为追求目标,注重对弱者的保护。由于历史的原因,女性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社会性别则是为改变女性弱势地位的一种新理论或研究方法。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对于调整原有的性别利益格局、改善女性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中,存在决策层中女性的失语、价值...

作者:尹旦萍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武汉市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高龄老人系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武汉市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约50万人,其中80岁以上且无养老金的农村高龄老人约3.6万人。这3.6万名无养老金的农村高龄老人面临着最大的生活困难和最突出的养老问题,他们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最弱势群体。根据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探索、研究“建立对农村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的要求,武汉市老龄办、武汉市社科院于2009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武汉市农村...

作者:联合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