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中国教育减贫的过程,也是在贫困地区推进《教育2030议程》的过程,其涉及各级各类教育。为了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国教育减贫的实践,本书针对国际社会在落实《教育2030议程》过程中面临的5个方面的共性问题,选取了一批中国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力图以此呈现中国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与经验,为国际社会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1和目标4提供参考。
用不足10年时间,让超过8000万绝对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使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项十分艰巨浩大的工程,其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无数感人的故事可以作为典型经验与案例并给予启示。限于时间和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本书仅选取了部分案例,希望从侧面给这一人类创造的伟大业绩留下记录,为致力于人类减贫伟大事业的人...
性教育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呼吁开展学校性教育,但学校性教育的推行仍存在一定困难,包括学校性教育课程设置不明确、性教育教材缺乏、教师性教育专业能力不足等。学生认为现有学校性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未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促进中国学校性教育的发展,应注意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扩大政策的覆盖面以及完善相关政策的细节,促进学校性教育政策建设和...
社会变迁导致家庭教育问题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家长仅凭其经验很难胜任教育子女的职责,需要系统性地建构、考察和提升家长教育素养。本文通过抽样调查,从亲职素养、角色素养、家庭建设素养、协同育人四个维度,考察我国家长教育素养现状。研究发现,目前,家长的教子观念普遍具有较强的儿童权利和儿童全面发展的意识,但在实践中,家长依然看重孩子的学习情况,对科学有效的引导方式掌握不足,家长胜...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论述彰显了新时代做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本调研报告于2021年在全国抽取四、八年级学生,从家庭教育视角考察了不良家庭氛围等单个家庭风险因素以及多个家庭风险因素的...
落实党的二十大科教兴国战略,中小学阶段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调查显示:科学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原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科学和技术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迷信(非科学)的正确认识,使学生更加喜爱科普活动。开展科学教育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师资紧缺、与学校课程存在冲突。为进一步做好科学教育工作,本文提出建议:坚持科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创新能...
2022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有效转化为发展导向、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法,全力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推动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各项工作有了新成效。展望2023年,全省教育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双减”政策集中指向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具体来说,学校教育减负提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校外培训规范运行,转型发展素质教育;家庭教育依法而行,履行素质教育责任。一年多来,“双减”工作扎实推进,初见成效。但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受教育系统内外部多种因素制约,尤其是因理论研究不足、应试教育顽疾、教育评价偏差与传统考试方式惯性的影响还未能...
本文基于社会分层等理论提出了一个理论性分析框架:父母外出通过影响孩子对三类资本(经济、社会、人力)的获取和积累进而影响孩子最终的教育期望。令人遗憾的是,父母外出的负向效应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
本文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特别是流动儿童的学校选择过程和影响其择校的因素。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留守儿童问题早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