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社会转型期的劳动者权益维护制度及其绩效——基于中国劳动者权益维护的实证分析

  • 作者:张原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 报告页数:31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27833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劳动经济学(2012年第8卷第1期)
  • 浏览人数:267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劳动者权益维护是中国迈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后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国家层面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日趋完善,但维权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所有制和城乡户籍分割是主导劳动者权益维护的核心因素,维权问题突出的农民工群体虽然逐渐受到政策关注,但实际权益提升缓慢,体制内外劳动者的权益相差悬殊;人力资本要素和工会力量的作用相对较弱,基层劳动者通过提升个体素质或集体声音改善权益状况的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劳动者多样化的维权需求虽然能在政策制定中得到反映,但是工会主要依据国家需要行使维权职能,因此相对民主政治、依法维权、工时等权益而言,国家政策关注的就业权益在当前的制度框架中更受到重视。总体而言,中国的维权制度并非部分研究所描述的那样没有对劳动者权益维护产生正面影响,而是表现为“局部有效性”和“供需非均衡”并存。

作者简介

张原:1981年生,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承担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本科、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曾受邀讲授香港、澳门工会联合会相关课程。2011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华全国总工会委托课题和教育部课题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在《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经济评论》《财经研究》《教育与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出版著作5部。担任《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评论》等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