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金融关系的发展演变,离不开国家发展战略与政府政策的支持,但也受农村自身的内在因素的影响。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尤其要坚持党对城乡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共生关系、重视建立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互联—互助机制、积极发展内生于“三农”经济的非正规金融、建立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等。城乡金融关系下一步改革与发展必须采取多样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农业收益率,赋予农村土地金融属性,激发城乡金融支农的动力;积极引导、规范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非正规金融发展,加强城市金融、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纵向合作;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以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发展为契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不断缩小城乡金融差距;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补贴与配套支持政策,调动城乡金融服务“三农”的积极性。
<<
陈俭:男,河南省罗山县人,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江汉论坛》《华东经济管理》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3篇;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即“中国农村信用社研究”“新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研究(1949-2019)”,参与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2部;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以及其他省厅级奖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