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演变的理论反思与前瞻

文章摘要

中国城乡金融关系的发展演变,离不开国家发展战略与政府政策的支持,但也受农村自身的内在因素的影响。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尤其要坚持党对城乡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共生关系、重视建立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互联—互助机制、积极发展内生于“三农”经济的非正规金融、建立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等。城乡金融关系下一步改革与发展必须采取多样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农业收益率,赋予农村土地金融属性,激发城乡金融支农的动力;积极引导、规范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非正规金融发展,加强城市金融、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纵向合作;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以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发展为契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不断缩小城乡金融差距;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补贴与配套支持政策,调动城乡金融服务“三农”的积极性。

作者简介

陈俭:男,河南省罗山县人,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江汉论坛》《华东经济管理》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3篇;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即“中国农村信用社研究”“新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研究(1949-2019)”,参与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2部;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以及其他省厅级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