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民工来说,居住证制度弱化了原有户籍管理的桎梏,为其享受常住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了制度机会;也为有能力和有条件者打开了获得城镇户籍的通道。但同时应当看到,一方面,申请和颁发居住证都较为容易,但是将其所涵盖的一系列基本公共服务落到实处,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财力,因而在实践中经常打折扣。另一方面,如果持有居住证就可以获得与市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那么转换户籍的必要性就会大为削弱。因此,很难直接从理论分析本身判断居住证对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作用方向及作用力,而从制度层面定量考察居住证对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就十分必要且重要。在户籍制度全面放开和居住证赋予的“准市民待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的城镇户籍转换意愿究竟是发挥着过渡效应还是替代效应?其效应在不同农民工群体中是否一致,其作用路径如何?本章将深入考察居住证的城镇落户效应,以期为农民工的完全市民化和户籍城镇化提供参考。
<<
聂伟: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深圳大学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治理研究中心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流动、青年社会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在《中国人口科学》《青年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