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广州逐步落地中考新政,从2019年起放宽非户籍生公办普高报考条件,从2021年起将公办普高非户籍生招生限额从8%调整为8%~15%/18%;逐步提高自主招生及“名额分配”在招生计划中的占比。中考新政使流动儿童在广州升读公办普高的机会有所增加、他们与户籍生在统考批次的录取门槛差距有所缩小,户籍生升读公办普高的途径更多元化、就读机会未受到显著负面影响;但新政并未消除流动儿童与户籍生升学机会与门槛差异。即使在2022年,广州流动儿童升读公办普高机会仍仅是户籍生的1/4,前者平均录取分位数仍显著更高。从城市发展考虑,我们建议广州2024~2026年将公办普高非户籍招生限额改为13%~28%,将非户籍生纳入名额分配范围,从2027年起在公办普高招生过程中不基于户籍差异化设置报考资格、分配招生计划和划定录取门槛。
                                <<
                             
                            
                                
                                        
                                            向芯: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育科技中心讲师,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理事长、联合发起人,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及哈佛教育学院教育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公平和比较教育。
                                        
                                    
                                        
                                            吴子劲: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理事、调研顾问,研究方向为流动人口与教育公平。
                                        
                                    
                                        
                                            李子舒: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调研团队成员。
                                        
                                    
                                        
                                            杨焯喆: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调研团队成员。
                                        
                                    
                                        
                                            谢仲寒: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调研团队成员。
                                        
                                    
                                        
                                            韦嘉嘉: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调研团队成员。
                                        
                                    
                                        
                                            伍思颖: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调研团队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