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

  • 作者:韩嘉玲 出版日期:2002年2月
  • 报告页数:7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6660字 所属丛书:北京蓝皮书
  • 所属图书:2002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
  • 浏览人数:374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为主要形式的城乡人口流动,成为中国社会最为重要、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中国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多个方面日益显露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1997年北京市首次对外来人口的普查,北京地区外来流动人口总数已达285.9万,在京居住的外来人口数为229.9万,占全市户籍总数的21.18%。其中6~15岁的适龄儿童占总数的2.889%。普查同时显示,外来人口中以家庭为流动单位的所占比重较大,在京滞留时间长,并且具有移民倾向。由于现行户籍制度直接钳制着流动人口的身份、就业和教育问题,关于其子女成长和教育的问题近年来愈发突出,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1993年前后,打工者中开始有人以“自力救济”的方法,在菜棚和简陋平房中开办了最早的流动儿童学校。流动儿童学校自开设以来,多次遭到有关部门的检查、取缔和勒令拆迁,经历了种种困境和波折之后,学校非但没有就此消失,反而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截至2001年初,北京市已有200多所流动儿童学校,在校就读的学生超过4万人。在2001年初,我们对北京市的50所流动儿童学校中的2157名流动儿童和102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

韩嘉玲:女,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讲座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人口迁徙、农村教育、社会发展等。从1991年开始从事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发展与支持网络的工作与研究,投身于贫困弱势人群教育与社会发展等实践项目,主持多个国家级课题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移民组织(IOM)等国际组织的项目。先后获得“中国消除贫困奖”之科研奖、首都“巾帼十杰”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