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流动人口职业声望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所属图书:中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关键词:
职业声望

职业地位是个体身份地位及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志,与财产地位(经济地位)、权力地位一道,成为社会地位的三个构成要素。纵向的职业流动是纵向社会流动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纵向社会流动的主要路径。若职业变化带来纵向社会地位的变化,则这样的流动称为垂直流动,反之则称为水平流动。职业流动包括代际和代内流动,考察社会流动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吉登斯,2003)。

职业可以测量为职业类型(即具体做什么工作),也可以衡量为职业流动(即职业变换),还可以考察为职业声望(即所从事的工作)。所谓“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反映了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和一定时期的职业观。没有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就无从谈起;若没有职业声望,职业地位高低也无法确定和显现。人们正是通过职业声望来确定职业地位的。社会分工使得职业之间在劳动强度、收入状况、工作条件、拥有的权力、受尊敬的程度、为公众服务等方面形成了差别,这些差别造成了人们对职业地位的不同看法和态度。职业声望有高有低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流动人口进入流入地后,多实现了第一次职业流动,即从第一产业劳动者转变成第二、第三产业劳动者。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政府主导部门对流动人口的准入门槛要求较高,有着严格的限制性措施,故而他们主要进入市场主导部门(李实,1997),与本地市民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职业分割(Meng and Zhang,2001),在职业声望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别。换言之,即便流动人口(主要是乡—城流动人口)实现了空间转换,但就职业转换而言,多只能在相近的职业之间流动,故空间流动与产业流动(从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并不意味着职业地位的大幅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