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生态区位系数分级标准
所属图书:中国林业和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报告(2022~2023)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安全的内涵应当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生态自身安全,主要关注其自身状态的健康度、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二是考虑人类活动构成威胁的反向安全性,通过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压力来体现;三是将人类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的各项活动纳入生态安全范畴。生态安全指数(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ESI)是用来表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雪域(特定地区,如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健康、完整和可持续,以及其中生物多样性达到安全程度的指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安全概念的完整刻画,是归结生态安全指数的基础。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由主体指标和辅助指标两部分构成(见图1)。

图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主体指标按照生态系统类型可分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雪域生态安全指标;按照指标作用功能可分为状态指标、压力指标。森林生态安全指标刻画森林生态安全概念,可归结为森林生态安全指数;草原生态安全指标刻画草原生态安全概念,可归结为草原生态安全指数;湿地生态安全指标刻画湿地生态安全概念,可归结为湿地生态安全指数;荒漠生态安全指标刻画荒漠生态安全概念,可归结为荒漠生态安全指数;雪域生态安全指标刻画雪域生态安全概念,可归结为雪域生态安全指数。状态指标刻画了生态系统环境条件、资源质量状况及遭受的自然灾害;压力指标描述了生态系统受到来自人类社会的各种损害及积极维护的情况。状态—压力指标构成了生态安全概念中最基本的关系:即安全性就是生态系统资源状况和经受社会压力的比较关系。状态指标组中:基础条件描述基本生态环境条件(正向描述),资源状况描述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生态资源质量(正向描述),灾害情况描述生态环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