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29年底太原工商业统计
所属图书:交通体系转型与近代山西经济社会变动(1907—1949)
出版日期:2023年2月
关键词:
近代交通体系与城镇变迁

城镇变迁一般是指由传统城镇向现代城镇过渡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产业结构变迁、社会结构变动、社会文化嬗变等构成其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近代交通体系出现后对于城镇变迁起到催化剂和加速器的作用,一批近代交通枢纽和沿线城镇迅速崛起并繁荣起来,与此同时,作为驿路、水路枢纽的传统城镇由于商路的改变逐渐衰落。

第一节 榆次:“晋省商务之枢纽”

榆次早在汉代便置县。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徙并州于此,榆次更名为并州。七年复徙并州于阳曲县,榆次复为县。榆次交通便利,西邻太原、徐沟两县,南毗太谷,东接寿阳,东南与和顺接壤,境内的“什贴、王胡、永康三镇为由北京达川陕云贵通衢,鸣谦镇为京省官员往来孔道”。《榆次县志·交通考》,民国31年铅印本。因地理位置优越,榆次不仅政治、军事地位突出,商业、手工业也较发达。但在铁路通行前,榆次一直被南面的太谷和平遥压制,晋商的大本营——太谷、平遥等地,虽然在清末已衰落,但仍是山西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太谷是山西最大的粮食、布匹交易市场,每年由天津、汉口运来的洋布均在太谷集散,晋南的粮食等农产品也由太谷商人收购运往省外市场。平遥则是面向南部地区的棉花交易市场,该地商人号称“平遥班”,势力之大海内闻名,山西省运往天津的棉花,几乎全部由他们垄断交易。

榆次的命运因正太铁路的通行而改变。正太铁路通车后,由寿阳经榆次县东赵站入境,经县城北门外鸣李村出境,东距石家庄217公里,西距省城26公里,便利的铁路交通促使榆次逐渐繁荣起来,特别是榆谷支线及同蒲铁路通车后,营业更加畅旺,“清季正太铁路成,经县城北关……专运东西两路货物,而南北各处来货,仍用驼、马、骡、驴转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