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所属图书: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2013)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关键词:
由普洱茶国家标准引发的对茶叶标准体系构筑的思考

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于2008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类型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8)。它以普洱茶的生产实践为基础,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同时考虑到了普洱茶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等各方面的利益,因此,该标准全面、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可,但是,也存在适用区域的争议和加工工艺规范较简单、感官品质界定比较模糊、紧压茶标准宽泛等不足之处。

普洱茶国家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普洱茶国家标准从产地环境条件、茶树品种,到生产的全过程,即茶树种植及茶园管理、鲜叶质量与采运、加工工艺流程,再到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检验与判定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对普洱茶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进行了规定,为普洱茶产销提供了权威依据。其主要指标与特点如下。

(一)定义与分类

普洱茶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方能叫普洱茶,按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普洱茶(生茶)、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按外观形态分普洱茶(熟茶)散茶、普洱茶(生茶、熟茶)紧压茶。

(二)关键工序

普洱茶加工的关键工序是后发酵过程。普洱茶国家标准也对“后发酵”进行了定义,即“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或普洱茶(生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而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普洱茶后发酵包括快速后发酵和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