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有鉴于近代历史书写只取文字史料而略去图像史料的偏颇,本文将借由赵望云1933年连载于天津《大公报》的百余幅农村写生通信,探讨图像再现如何能成为历史书写。
从中国小额信贷项目近十年的实践和尝试看,至少可以得到以下的若干启示和经验教训:小额信贷的生命力初步显现,大中型项目至今未出现;三种类型的项目面临着各自的问题。
小额信贷适应中国农村目前的家庭承包制,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的家庭经济。它对中国社会的稳定有重要意义,对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作用。但中国农村的这种经济方式,终将被规模化经营所取代,如果农村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结构,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的目标难以实现,只是这个过程受各种因素约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和痛苦的阶段。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中国开办时间不长,从整体看效果不错,但在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健全完善农户小额贷款的资金供给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农户征信体系;进一步完善信贷服务网络;理顺农户小额需要信贷的外部政策环境。
小额信贷需要创建和保持一个可行的环境,还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动员内部和外部资源以及不断监测小额信贷项目的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影响。中国小额信贷高峰会期望通过对已知的各个热点问题的讨论,探讨和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
发展中心相信,倾听客户的声音是实现创新的关键所在。通过客户的反馈,产品和服务的种类与质量都得到了改进,以适应客户的需要。只要发展中心继续存在下去,它的创新活动就没有终点。
如何在对这两种小额信贷方式进行取长补短与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既发挥显著的扶贫效益又保证操作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小额信贷模式,实现小额信贷既为扶贫服务又要实现机构自身独立生存与发展的目标,是中国小额信贷扶贫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德合作江西省山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的“信用社+村实施委员会”小额贷款扶贫模式(简称“RCC+VIC”模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就贵州省兴仁县农村发展协会的总体情况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做简要介绍。
1999年9月,经甘肃省外经贸厅推荐呈报,由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商务部审查批准,通渭县有幸实施执行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助“妇女参与发展”(CPR/98/P02)项目。四年来,在项目专家、甘肃省贸易经济合作厅和通渭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县、乡、村各级项目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广大农村受援妇女的积极参与配合,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执行项目的预期效果。
本文就中荷扶贫项目的背景、实施情况、影响、建议与思考等方面做简要介绍。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