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章将只从土地劳动力、资金三个方面来分析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展。目前农村经济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如土地、资金、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问题等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正在设法解决,这可以从近几年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特别是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可以看到。
本文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生活质量继续改善。
中共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规划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中国农村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05年伴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平稳增长,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为监测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反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果,国家统计局根据新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每年对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04年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5年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产业实力显著增强,生态建设由“治理小于破坏”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在开展环境脆弱地区生态建设的同时,注重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的发展,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与缓解贫困紧密结合,力求探索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逐步完善,目前已形成包括《宪法》有关条款、《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民法通则》、《草原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地方实施办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地方实施办法》等地方法规,以及有关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等在内的农村土地制度法律法规体系。
由于农村宅基地无偿、无限期和无流动的使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宅基地的无序扩张、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城镇化进程的缓慢。回顾农民宅基地产权演变过程,是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紧密相连的,经历了从私有到农村集体所有、从自由流转到限制性流转等阶段。
在倡导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免费问题已成为2005年度社会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从政府部门、两会代表、新闻媒体到学者专家、普通民众,都对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作为保障农村免费义务教育长期实施的《义务教育法》的修改,成为争论与呼吁的重点。2005年,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获得实质性的推进,《义务教育法》的修改在热烈讨论中稳步进行。
中央党校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先后到黑龙江、辽宁、内蒙、宁夏、新疆、西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等16省市进行调查研究。农村教育或繁荣或苍凉,都预告着9亿农民之子弟下一代的命运,也影响和决定着我们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教育教学质量乃至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西北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与全国其他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西北师范大学西部农村教师状况调查组于2004年末对甘肃省六个县的近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