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在创业创新中推进新农村建设——记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

“把党的宗旨落实到为民造福的具体行动之中,用全民创新创业的伟大实践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这就是江苏常熟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一个农村基层“村官”的长期追求和成功的经验总结。

作者:江苏省农村劳动力开发研究会 出版时间:2012-05-01

以技能培训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记响水县洪仁服装设计裁缝技术学校校长季洪仁

响水县洪仁技校创办30年来,坚持以培训农民、致富农民为宗旨,大力实施扶贫培训、劳务输出,让农民兄弟学会技艺闯天下,先后使5万余名劳务工学会技艺,走出家门,被有序送到全国各地的服装生产企业,就业率达99%,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周序蒙 出版时间:2012-05-01

留守生活对农村妇女身心健康的影响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丈夫长时间离开家乡在城市打工,而她们自己留在家乡的妇女。初步估算,其群体规模在5000万~6000万人。丈夫在家庭中长期缺位对留守妇女身心健康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影响?本文基于2009年、2012年在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对6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的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描述和探讨留守妇女身、心健康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呼吁社会各界和政府相关部门提高对留守妇女群体的...

作者:吕绍清 出版时间:2012-05-01

留守生活对农村妇女婚姻状况的影响

由于丈夫长年离开家乡在城市打工,留守妇女的婚姻模式是夫妻长期分居、聚少离多,只能依靠打电话交流情感、维系夫妻关系。这样一种特殊的模式会给留守妇女的婚姻关系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影响?农村大规模男性劳动力外出对传统的农村婚姻家庭带来怎样的冲击?本文基于2012年、2009年在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对6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的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从留守妇女的夫妻互动、情感关系、信任程...

作者:吕绍清 出版时间:2012-05-01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目前,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对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关注较多,而学术研究特别是实证调查研究相对匮乏。本文主要基于媒体报道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章对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吕绍清 出版时间:2012-05-01

农民的命运:终结与开始

中国农民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民问题在中国的解决,就是中国农民的终结,也是中国农民“新生”的开始。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借用黑格尔对人和历史的理解,认为自由民主制的社会使人获得了普遍的相互承认,人们“被承认”的需求获得充分满足,历史已达至目的地而将不再发生变化。作为中国农民,他们真正“被承认”的需要将怎么实现?而这对于更宏大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政治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正是...

作者:赵树凯 出版时间:2012-05-01

从“九号院”看“农民的政治”——写在《农民的政治》出版之际

检视长期以来的农村政策,不论是改革以来还是改革以前,都以从农民利益出发相期许,都强调以为农民谋幸福为目标。从这个角度看,不能说政策设计者心里没有农民,甚至说故意要折腾农民。但是,农村发展的历史道路和现实境遇却显示,有相同的政策出发点,却往往有大相径庭、大异其趣的政策设计。即便在当下,有诸多初衷美好的体制安排,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甚至蜕变为加害于民的恶政。其中原因何在,这...

作者:赵树凯 出版时间:2012-05-01

中国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沿革(上)

自清末开始,我国就开始进入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教育体制近代化的过程。无论是清政府,还是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试图完成以上体制的近代化的发展目标,它们在各自执政的阶段,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近代化的进程。农村教育财政体制是随着教育财政体制的近代化而逐步演进的,虽然在各省区发展不均衡,但初步建立了农村财政教育体制近代化的框架。

作者:刘惠林 出版时间:2012-05-01

中国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沿革(下)

战争年代的革命理想主义的教育思想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现实主义的教育思想始终奇异地相互交叉主导着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的中国教育的发展,也包括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教育财政仍然没有打破历史的惯性,乡村教育的经费主要靠乡村自身筹集。新中国成立后的后三十余年,中国的教育走向一个不断变革的道路,求真务实的路线取代了充满理想色路线。但在改革开放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乡...

作者:刘惠林 出版时间:2012-05-01

农村教育财政研究的理论基础

农村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经费应由中央财政及省级财政承担主要财政责任,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职业高中的转移支付要采取科学、量化的指标,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情况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应给予专项转移支付。对需要培训的初高中毕业生可提供教育券,让其自由选择到农村职业中学培训。

作者:刘惠林 出版时间:2012-05-01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