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通过地方立法的途径建立一套以土地换保障的规范化程序,并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以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坚持发展优先,以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失地失业农民就业以摆脱贫困,避免单纯以土地置换物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为农村提供包括卫生保健在内的更多公共服务,与农民生活城市化同步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规范私人企业的用工制度、加强劳动监察,为农村打工阶层提供劳动社会保障等...
本文内容为江苏娄村农村贫困定性调查的访谈录。
从1978年开始,中国政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将近2.5亿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2007年,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只剩下约2000万。许多国际机构对中国扶贫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更表明,正是由于中国贫困人口的迅速减少,才扭转了世界贫困人口上升的趋势。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国际社会做出了千年承诺,要迅速减少世界上的贫困人口...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贫困的机制,分析贫困和反贫困在各个层面是如何发生的。即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流动对于他们的家庭、所在地区和本人产生了哪些影响?这种影响与不平等的关系是什么?这样的研究目的决定了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而且力求自下而上的视角。以下本文将根据农村家庭、农村社区和流动者群体等层面描述我们的观察和研究,并做出相应的分析。
人们经常认为经济发展必然对消除贫困作出贡献,因此要消除贫困必须首先发展经济。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实现的。经济增长既有助于消除贫困,同时也在制造贫困,尽管在经济高速发展条件下,贫困的表现不同。
本文对政府扶贫行为的分析、讨论,建立在对6省12村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由于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只涉及县、乡政府层级,因而我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县、乡级基层政府的扶贫行为,即试图通过12个村庄的比较,总结出政府扶贫行为的特征,并解释政府扶贫行为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中,社会政策是与经济政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不以增加收入或发展经济为直接目的并且具有福利性、公益性的国家政策。本文论述的农村社会政策包括三类:医疗、教育和普遍的惠农政策。对这些政策的讨论将以本课题组在全国6省12村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关注它们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角色。
在乌审的草原上,畜牧业正在被按照农业的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化的畜牧业代表了另外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乌审旗牧区的居住格局与社区、畜草承包与网围栏建设、畜牧业与农业、草场与人等内容。
社会转型不仅意味着转型前的传统社会与转型后的现代社会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而且转型的不同阶段也存在极大的差别。尤其对于城乡结构与职业结构来说,这个差别足以使我们前期的理论失去对现实的判断力和解释力。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我们再次对定县(现河北定州市)进行全面的社会调查,使用定县的实地资料检验新的理论假设,也就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与政策意义。其一方面对重新建构有关“农民”的...
本部分具体介绍了中国转型期农民问题的特点,首先其具有中国性;其次,农民贫困问题与社会结构转型密不可分;再次,农民问题还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最后,中国农民问题的重心在于生计重构。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