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为什么要明晰产权?明晰产权谁能获益?要区分权利(Right)和权力(Power),前者是道德上或法律上正当的要求,后者则是一种控制或施加影响的力量。拥有权力的人不需要对其财产权利的保护,不拥有权力的人则需要财产权利来保持其财产或认可既定的利益格局。
近年来,河南坚持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积极探索符合河南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成就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做了分析研究,总结了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在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以农地流转和农地征用为主要表现形式,农地流转中的制度障碍和农地征用中不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土地的福利损失,由此引发了各种社会冲突和群体性事件。
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制度对经济活动效率的影响,只有少数学者(如诺斯)在制度的长期变迁问题上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诺斯的研究结论能够代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制度变迁动因问题上的主流观点。诺斯强调,制度变迁“一般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组合的边际调整”。与制度变迁相对的是稳定的制度,这种稳定是一种均衡,也就是说在行为者的谈判力量及...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历经几次大变革: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行农民所有、集体经营的土地制度;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实行高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由农民所有、集体经营转变为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1978年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发地在农村地区产生,...
在福利经济学中,福利是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心理 主观感受,又叫作效用。先有个人效用,后有社会福利。所谓社 会福利就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个体在个人需求得到满足后的个人效用的总和。同样,农地福利应当也包括农地的个体福利和农地的社会福利。因此,本书所指的农地福利效应是在农地流转和征用过程中供求双方的福利效应。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从2000年到2030年的30年间,耕地的占用面积将超过5450万亩,年均新增失地农民200余万人,预计到2030年,失地农民数量将超过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是不可回避的重大社会问题。2011年12月2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
福利改进是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得到保障的目标导向,那么,农地流转中供求双方福利改进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从土地金融的视角来看,农地流转中土地金融工具运用的边界条件是什么?以下将展开深入分析。
本项目以增进农地福利为目标,以农地流转和农地征用为两条主线,以创新农地金融工具为主要手段,进行农地金融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在全国经济转向新“常态”的背景下,2014年,河北省农村农业稳步健康发展,为减缓全省经济波动幅度、保障经济转型跨越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在分析2014年河北省农村农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宏观经济走势与河北自身特点,对2015年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预测;就河北省如何通过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课题组认为,在农业农村全面深化...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