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农民自杀的区域差异研究

当下以及今后中国农村的自杀问题并不是整体性和一致性的,而是有同有异。同的方向当然是各区域农民自杀的特征分布均越来越像中部农村。异的方面则表明,南方农村极其严重的青年妇女自杀问题已经退潮,未来工作方向将是如何提前预防南方农村老年人的自杀问题。

作者:刘燕舞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区域差异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光棍研究

中国农村区域差异呈现的诸多现象是将一个原本纵向时间轴上发生的变化呈现在了横向的时间轴上面。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并且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这种变化打破了维持千年的传统农村社会结构。如何认识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华中乡土派以贺雪峰为代表的学者基于经验调查,提出了区域差异的视角,通过建构宗族型、小亲族型、原子化型三种理想类型,为认识复杂转型中的中国农村提供了一个坐标谱系。

作者:刘成良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关键词:

中国农村生育模式的区域差异分析——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通过对中国人口生育行为模式与村庄社会结构的区域差异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的呈现,以及村庄社会结构对生育行为作用机制的分析,本文证明了不同区域的社会结构形塑出特定的生育行为,社会结构是影响生育行为的重要变量。

作者:仇叶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关键词:

村级负债的区域差异——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

农民行动单位与村级负债状况相关,就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国乡村治理的新的途径:可以通过农民行动单位来推断村级负债的情况,又可以通过村级负债来反推农民行动单位。

作者:贺雪峰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关键词:

调适与整合: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探索——基于新疆M村的调查研究(1997~2012)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传统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已无法独自应对这些风险,农村养老出现危机。鉴于此,国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运而生,为农村居民养老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持,具有重大意义。那么,目前农村地区的居民养老保险是否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农村养老问题?本文以新疆M村为田野点,来分析目前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关系及农村地区居民养老保险的适应性问...

作者:赵茜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我国农民工收入水平代际流动主观评价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504份问卷数据的分析

农民工收入水平的代际流动问题日益引起整个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农民工收入水平代际流动主观评价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国家制度性因素、社会结构性因素、家庭先赋性因素、个人自致性因素会影响农民工收入水平代际流动的主观评价这一研究假设。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制度性因素和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农民工收入水平代际流动主观评价的影响都不显著,而家庭先赋...

作者:陈旭峰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研究

本文运用实证调查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中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语言能力和社会风俗习惯是考察流动农民工文化适应的主要测量指标。其中,能听懂本地方言有助于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的排斥预期,能开口讲本地方言则有助于缩小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能接受本地风俗习惯则有助于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的排斥预期。

作者:史斌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2015年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对生态权益的认知与维权表现——基于河南豫西五村的调研分析

为了解农村留守妇女对生态权益的认知与维权实践,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对豫西五村的农村留守妇女进行的实证调研予以说明。调研发现以下内容。在认知方面,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意识有所提升,但还缺乏对农村环境的整体认识;维护生态权益的意识较强,但缺乏主动有效举措;获取环境信息的愿望强烈,但缺乏客观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认为生态权益维护的困难主要来自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在维权实践...

作者:李全喜 王云航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当代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与创新的内外环境

城镇化主要是指由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其实质是劳动力逐步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由农村分散居住向城镇适度集中,同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发生变革的进程。从宏观上来看,城镇化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间段呈现出来,它体现在乡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更为直观地体现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生活环境、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变迁,体现为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李增元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农村社区治理改革的背景及动力机制比较

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新社区建设及治理改革从形式上来看是由国家主导推动的。然而,基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各地在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中所面临的环境及基础不同,农业型地区、非农型地区以及工商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实施农村社区治理改革的背景与动力既呈现诸多共性特征,也有诸多差异之处。

作者:李增元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