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市场减贫

政府责任调整: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兴起与发展

从性质上说,城市公用事业是一种提供公共产品的事业。如果没有其他方面提供这种产品和服务,政府最终应当承担起这一责任。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时而以全能型作为形象塑造的价值追求,把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任务完全放在自己的肩上,时而又因为工作重心转移而把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放到可有可无的地位上去。事实证明,政府要想完全承担起这一责任,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如果一味去做的话,要么是政府背上沉重的...

作者: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与政府责任承担的理论解读

城市公用事业属于服务于城市公众的公共性事业,涉及每一个城市公众的切身利益。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是提高公用事业服务效能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市场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独立完成公用事业服务的供给,政府在其中仍然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针对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中政府责任出现的种种问题,显然,从理论层面深入解读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与政府责任承担的关系是必要的。

作者: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经验借鉴:西方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公用事业一直被列入垄断行业。这既因为其具有较高的自然垄断属性,更因为其存在着不必要的行政垄断。由于行政垄断造成了公用事业效率的低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进入新世纪,全国许多城市更掀起了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民营化和放松管制的热潮。然而,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在我国毕竟是个新课题,采取什么样的市场化模式,市场化...

作者: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中强化政府责任的路径选择

国内外大量实例证明,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过程中,城市公用事业作为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事业,无论是过去的政府垄断经营,还是现今的市场化竞争,政府都需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说,在当代,尽管政府责任的内容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强化和完善政府的责任,仍然是保持城市公用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公用事业日益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科学地承担起对城市公用事...

作者: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中政府责任机制构建的实证分析:以南宁市公共交通为例

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用性事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在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出行问题对城市交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社会正在走向汽车化时代。在汽车化时代,城市公共交通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城市公共交通究竟应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也成为政府必须认真负责解决的问题。在推进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方面,近年来,...

作者: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中的政府责任》研究结论

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社会对城市公用事业无论是在质的方面还是在量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在诸多城市公用事业的供给方面却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公用事业作为服务于广大公众的公共性的事业,政府在保证其供给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由于政府自身掌握资源的有限性和能力的局限性,显然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担当起这一巨大的责任。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

作者: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小额信贷的市场需求和供给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消除贫困,特别是农村贫困。改革开放之后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按照中国政府的标准,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5年的2300万,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受各种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速度明显放慢。而且,中国现行的贫困标准仅仅是满足生存所需要的“温饱”标准,超出这一水平的相当一部分低收入人...

作者:杜晓山 刘文璞 张保民 孙同全 储英奂 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动力之三:区域市场发育

本文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市场体系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对市场化指数与城乡收入差距相关性的测算,揭示了地市区域市场发育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要素市场中,对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剖析则表明: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农村劳动力市场,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二元分割状况;集约化利用城乡土地资源,改革现有土地利用及流转中不合理的制度。

作者:徐同文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2007~2008年中国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我国农业生产的总体情况是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价格调查,2007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18.5%,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8%、4.4%、31.4%和8.1%。

作者:顾婷婷 朱信凯 出版时间:2008年04月

开市场意识之先——忆旅游宣传开创期之求索

本文主要介绍了从改革开放发展之初,探索旅游宣传的时期。从从游客和旅行商的反馈中还领悟到应邀出国参与旅行商的各种促销活动,再到参加国际旅游博览会等等。我们开始懂得客源市场定位, 逐渐细分市场, 开始分析研究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 年龄、 性别、 职业、 文化背景、 宗教信仰的游客的不同心理需求; 同时研究竞争对手和市场态势。

作者:李海瑞 出版时间:2008年04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