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双重转型中的乡镇企业

书 名: 双重转型中的乡镇企业
英 文 名: Town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in Dual Transition China
作 者: 谭庆刚
I S B N: 978-7-80230-534-2
丛 书 名: 转型经济学理论前沿
出 版 日 期: 2007年4月

中文摘要

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的异军突起,一度引起了理论和实际部门的极大关注。而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随着大规模的改制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乡镇企业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这也正是我们对它的历史地位给予系统总结的恰当时机。不仅如此,乡镇企业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它是在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其发生和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乡镇企业的演化逻辑,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机制和轨迹。与...展开

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的异军突起,一度引起了理论和实际部门的极大关注。而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随着大规模的改制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乡镇企业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这也正是我们对它的历史地位给予系统总结的恰当时机。不仅如此,乡镇企业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它是在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其发生和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乡镇企业的演化逻辑,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机制和轨迹。与之相应,本文选择的研究目标是乡镇企业的演化逻辑与历史地位。

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本文主要采用了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者,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问题,探究了制度的概念、作用、起源以及演变等诸多问题。这不仅给我们分析此类问题提供了工具,而且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而本文的研究对象既然是乡镇企业这种经济组织的变迁,那么他们所用的方法就成为我们的一个必然选择。不过,我们在文中强调了原有制度的自身矛盾,从而强调了新制度发生的内生性。本文采用的另一个方法是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二元经济模型刻画了一国经济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过程和条件,从而成为我们分析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工具。我们对该模型做了一些重要修改,即强调了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问题。

我们的研究主要有这样一些结论。中国传统经济体制是在赶超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双重作用中形成的。它是一个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计划体系,浸透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迫使它不断对自身加以调整,并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末走上了市场化改革的道路。这些对乡镇企业的发生和发展影响深远。无论是潜在利润还是创新主体都与已有制度密切相关,再加上中央意识形态及其政策的调整、社队企业的一定发展、物资流通和价格体制的变更等,乡镇企业的发生成为一种必然。乡镇企业的基本特征是社区性质,同时它还采取了市场取向。它的产权可用社区所有制来概括,这是在市场不完全的环境下的一种合理选择。与乡镇企业利益相关而影响较大的主体主要有中央政府、社区政府、国有企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由于乡镇企业最初的发展与这些团体的利益基本一致,这就为其成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改变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市场竞争的加剧、相关主体利益和地位的变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推动了乡镇企业大规模改制的发生。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乡镇企业成长的同时体现了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的双重作用。中国以往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一种扭曲的经济结构。而作为计划外经济,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使得市场经济的力量不断壮大,而且促成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除此以外,通过对乡镇企业的研究,本文还揭示了这样一些认识:已有制度对新制度存在着多方面影响,不理解旧制度就不能解释新制度;经济组织的效率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取决于它对环境的适应性;中国许多经济问题都具有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的双重意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