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改革开放前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及其历史作用

  • 报告作者:朱丽颖
  • 所属图书: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
  • 图书作者:田鹏颖
  •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 所属丛书: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
  • 报告字数:9549字报告页数:12页 报告大小:

文章摘要

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始终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高昂的劳动热情和忘我的奉献精神,积极投身老工业基地形成发展、改革创新以及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涌现了一大批时代楷模。随着“新纪录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在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形成与发展时期的劳模呈现立足本职工作、工作热情高涨、积极投身竞赛、努力创新创造、珍惜劳动机会、刻苦学习钻研等特点,起到广泛动员劳动群众积极投身辽宁经济社会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和先进性。1958年之后,受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历史因素的影响,近20年的时间里全国性的劳模评选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辽宁省劳动模范数量在这段时间内增长较慢,数量较少,但其仍然坚守劳模精神,爱岗敬业,对未来满怀信心。

作者简介

朱丽颖: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