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劳动权益受损与行动选择研究:两代农民工的比较

  • 作者:刘爱玉 出版日期:2011年4月
  • 报告页数:22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6634字 所属丛书:台湾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两岸学术合作丛书
  • 所属图书:全球化下的劳工处境与劳动研究
  • 浏览人数:359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三个方面工资权益、人身及健康权益、就业保障与保险未得到有效保障,其对之有相当的认知。新生代农民工不能忍受劳动权益被侵犯时,其行动选择不仅仅是逃离,还有奋起而与管理者和雇主进行的抗争,35%的人曾经以个体行动或集体行动的方式进行过利益抗争。利益受损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是被动的忍受者,而是能动的行动者。工资权益受损及认知、人身及健康侵害经历和认知、结社力量显著地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动。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强的利益抗争意识和更多的利益抗争行动。目前两代农民工的个体行动和集体行动,大量是以非制度化的方式进行的。

作者简介

刘爱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又名刘艾玉,1964年生,浙江余姚人。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1989年获劳动社会学方向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3年获组织社会学方向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硏究领域:劳动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博士点基金及世行贷款公路、水库及环保顶目的社会影响评估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地区收入差异研究”(《浙江学刊》),“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政策、结构与人力资本”(《宁夏社会科学》),“国有企业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的行动选择”(《社会学研究》),《劳动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