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023年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

文章摘要

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基础。农业文化遗产地大多位于乡村地区,依托独特的农业文化、乡村景观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开发多种不同的旅游产品。研究与实践表明,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多数还停留在乡村初级观光旅游的层面,面临遗产特色挖掘不够、表现形式传统、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应该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需要体现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从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价值传播角度出发,发挥其教育和科普的功能,增强所有利益相关者对遗产的内源性保护意识。基于此,本文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设计应遵循居民核心性、价值传播性、游客参与性、产品多样性的原则,在宏观层面上厘清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内涵、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建立旅游产品品牌,在微观层面上加强沉浸体验式产品、特色研学产品、解说导向式产品设计。

作者简介

孙业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副院长,管理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访客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生态文化协会理事,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专家,以及《旅游学刊》副主编,Tourism Management和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编委等。致力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乡村旅游、遗产与文化旅游、可持续旅游、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文化和旅游部项目、农业农村部相关项目等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9部;曾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科学研究贡献奖”、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等。

王静: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党委常务党委书记、教授。兼任中国旅行社协会特聘专家、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行业评审专家、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博物馆旅游、旅游目的地管理等。主持“首都文化旅游产品质量提升研究”“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与实践”“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企业经营模式转变研究”“2017北京旅游节庆发展报告”“旅游博览会绩效评估报告”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

姚灿灿: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

张晓莉: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乡村旅游和创意产品指导处处长。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文创等领域的行政工作,推动制定相关法规及政策文件。曾组织实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及履约工作、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申报“最佳旅游乡村”工作、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等,参与制定非遗与旅游融合系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