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候韧性作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适应性、抗逆性、稳定性、持续性、低碳性等内涵特征。全面提高农业气候韧性,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农户的福利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此,在系统谋划农业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注重气象监测预警等关键路径,全面提高农业气候韧性。为确保上述关键路径能够取得实效并保持可持续性,应构建“五大体系”,即研发投入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
<<
于法稳: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九届、第十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生态经济》副主编。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农村生态治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资源管理。
林珊:林珊,管理学博士,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海洋生态经济。
孙韩小雪:孙韩小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