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本文基于大湾区近百年气象观测资料和区域气候模式百年模拟结果,从气候生态环境特点、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事实、气象灾害与气候风险、未来30年气候趋势、气候环境面临挑战、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大湾区温暖多雨、类型多样、灾害频发、植被条件好,但地处低纬度气候系统脆弱区,独特优...
本文介绍了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最新事实、全球风险的区域特性、气候变化对主要领域/行业、区域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风险,分析了中国气候系统变化的特征、气候变化对中国重点领域和区域的影响、中国气候变化可能存在的风险,在进一步阐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加强气候风险管理的策略建议:一是重视并提高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二是加...
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形势出现了新变化,军事威胁对国际安全的威胁进一步降低,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明显增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历次评估报告确认了全球变暖的趋势,气候灾害和由此导致的地区冲突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灾难性影响,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联合国积极推动对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治理,自2007年以来,安理会针对气候安全问题先后举...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频发,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为了降低气候变化导致的不利影响、减少损失和损害,国际社会积极采取适应措施和风险管理方法,以提高应对能力和效果。适应、损失和损害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涉及气候风险管理的重要议题,2018年后各国政府聚焦于如何通过科学手段提高气候灾害风险治理水平,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监测和评估水平,在与科学界紧...
未来中国达到1.5℃和2℃升温阈值的时间要早于全球,且以东北和西北地区出现的时间最早。未来中国温度和降水均呈增加趋势,且在2℃升温阈值时增幅更大、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概率更大。未来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季稻和双季稻)生产的气候危险性演变趋势、强度和类型出现了显著变化。水稻生产主要受高温热害和寒露风影响,冬小麦生产主要受涝渍和干旱影响...
这些问题使得对气候责任的认定变得异常复杂,如果一个气候治理协议要变得在道德上具有说服力,如果我们试图把气候责任的分配变得更加符合正义的要求,我们就必须把这些问题理清楚。这一章我们就来讨论这些问题。
“气候紧急状态(Climate Emergency)”一词的使用频率在2019年增加了100多倍,因此牛津字典将其选为年度词。该词使用频率的迅速增加,反映了全社会持续关注气候变化议题背后出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本文从当前国际社会对于气候紧急状态的看法出发,提出要正确认识我国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好地发挥气候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首先...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森林碳汇最为丰富的国家。作为“基础四国”之一,巴西也曾积极参与到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建设当中,在推动《巴黎协定》的落实和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巴西新一届政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表现出消极的态度,这将严重不利于全球气候治理工作的部署和推进,也将严重制约其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阻碍其对发展与减排双赢路径的探索。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