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中华水塔”,气候以高寒干旱为总特征,具有年平均气温低、日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地域差异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等特点,该地区气象灾害频发,是我国西北部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也是我国乃至东亚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其生态系统属于中国“生态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碳汇,具有维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未来,青海省气温将持续上升,极端事件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增加,气候风险不容忽视,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闫宇平:博士,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气候和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等。
胡国权: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数值模拟、气候变化应对战略。先后从事天气预报、能量与水分循环研究、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和数值模拟,以及气候变化数值模拟和应对对策等工作。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曾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等资助的项目10余项,参与编写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
刘彩红:博士,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