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近年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2003)
出版日期:2004年7月
关键词:
2003年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一)2003年,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在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发生重大变化

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从政策支持开始转向制度保障,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从各自发展开始转向优势互补和统一发展,民营经济明显进入国民经济体系,民营经济“姓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1.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和政策上实现新突破

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方针,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个重大问题,而且也排除了人们发展民营经济的种种疑虑,从根源上解决了许多约束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与理论问题,同时向全党全国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发展民营经济将由政策推进转向制度保障,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统一发展。十六大报告在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政策的新突破主要反映在八个方面。

(1)全面论述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报告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时用“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一句对非公有制经济给予了积极评价,这在中国共产党政治报告中还是第一次。报告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论述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经济形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

(2)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方针政策,明确提出非公经济不是同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