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新公共支持项目的主要内容
所属图书:中日韩社会企业
出版日期:2022年1月
关键词:
日本社会企业的实践

日本社会企业发展背景

2000年以后,日本的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日本社会企业的兴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日本主流价值观的变化。日本社会对于“政府中心主义”观念的淡化,为社会企业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日本自明治时期开启近代化进程以来,国家中心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日本社会普遍认为社会公共问题应当由政府或行政机构处理,不应由民众负责。由此,多数日本人对于非营利组织等社会组织在公共领域的营利性活动,均呈现不支持等负面态度(???,2010;中川雄一郞,2008)。荷兰学者Hanna Jongepier认为,日本民众对政府有一种传统的信仰,这直接导致了“非政府(组织)”的称谓通常被视为左翼组织、无政府主义、反政府运动,从而使其受到广泛排斥(田毅鹏,2005)。但在“二战”后,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民间力量的扩大,这种观念发生了改变。

一方面,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在石油危机后遭遇重创。随着“小政府主义”的登场,政府不断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减少投入,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推行了社会服务的收费化和民营化政策。公共服务民营化措施导致传统的官方“一刀切”式社会福利模式与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严重不匹配,社会普遍呼吁引入更多元的社会福利提供体系,以弥补政府供给的不足。除此之外,在日本实施地方分权和自治的同时,财政紧张、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城市间发展差异以及经济衰退等问题涌现,民间自立、可持续地解决当地社会问题的需求有所增加。社会企业以民间参与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驱动方式,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以来持续的通货紧缩状况,致使日本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