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2年大兴安岭南麓片区与3个省(区)、全国的城市建设情况比较
所属图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4~2015)
出版日期:2015年3月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城镇化进程、特征与发展战略

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概况

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为片区)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是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该片区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为14.5万平方公里,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和松嫩平原西北部,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要地貌类型,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为101~190天,冬季严寒漫长;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449.9万公顷、草场286.5万公顷;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共包括特殊困难地区的22个县(市、区、旗),其中包含1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个老区县、2个边境市(旗)、15个牧业和半农半牧业县(旗)(见图1)。2013年,片区总人口为831万人,乡村人口为573万人,有蒙古族、满族、柯尔克孜、锡伯族等6个世居少数民族,城镇化率为31%,远低于全国53.7%的城镇化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041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5.4%;片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经济比重偏重,是扶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任务重的连片特困区和经济协作区。

片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①农田水利等设施薄弱,农业支撑体系乏力。水利建设滞后,骨干水利工程不足,灌排设施老化失修,基本农田中有效灌溉面积占比仅为31.3%;农田低压电网普遍缺乏,电力设施支撑农田水利化的能力不足;农机具与规模化生产要求不配套;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农业保险滞后。②土地退化明显,自然灾害频发。人均耕地面积较多,但积温不足,无霜期短,降雨量偏少,土地生产力不高,土地沙化面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