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广福村农户问卷调查中受访者的基本特征
所属图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广福村卷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关键词:
农村贫困治理问题——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分析研究概述

第一节 背景与问题

推进精准扶贫,消除贫困人口,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打好决胜小康三大攻坚战》,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4/c414305-29605365.html。为促进扶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扶贫工作。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体系和政策呈阶段性演进特征,国家根据减贫形势变化不断完善贫困治理体系,实现了中国贫困人口的持续减少,使中国提前达成了联合国提出的贫困人口减半目标,成为全球贫困治理的重要典范。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施以体制改革促减贫为主、贫困救济为辅的贫困治理政策体系。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逐渐转向城市。农村体制改革在减少贫困人群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原有的贫困治理体系与结构面临着严重挑战。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在贫困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以公共治理为主体的开发式扶贫治理体系。

进入21世纪,经过10年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国的贫困人口总数进一步得到控制,农民温饱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但是,扶贫任务依旧艰巨,贫困治理依旧存在多方面的困难:第一,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总量依旧很大;第二,由于农民的就业缺乏现实保障,生活水平维持在标准线左右的农民很容易因为突发事件成为贫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