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国家UIS教育经费数据比较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教育:政策与发展(1978~2018)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关键词: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成就、挑战与建议——对改革开放40年来变化情况的研究

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教育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就做过题为《农村教育》的报告,提出了“以后农民所要的教育乃适合于农民需要的教育——适合于农民经济之发展,并使农民做到解放之教育,即适合于解决农民问题之教育”以及“小学教师之地位,与农民有合作之可能,穷苦的小学教师,应该是农民的领导者”(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1983:110)的思想。在陕甘宁边区,毛泽东极力推行普及边区教育和开展扫除文盲工作,1939年还为延安《新中华报》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所谓扫除文盲,所谓普及教育……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毛泽东,2009:1078)

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为依据,国家确立了“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子女和工农青年开门”的教育方针。为了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广泛开展工农群众业余教育,全国各地按照“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积极兴办农村公立小学、民办小学以及工农速成中学、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兴起扫盲运动。随着人民群众及其子女学习热情的日益高涨,学位供给越来越难以满足群众读书和升学需求,学生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刘少奇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日制”和“半日制”(“半工半读”或“半农半读”)两种学校制度、“八小时工作制”和“四小时工作制”两种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