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水族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8)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关键词:
2006~2017年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水族自称“虽”(Sui),音译为“水”,“水”这一称呼,最早见于明代王守仁《月潭寺公馆记》中,称为“ ”;之后在邝露的《赤雅》一书中有“ 亦僚类”的记载。在中国历史上,水族曾被称作“百越”“僚”“苗”“蛮”;直到清代中叶之后,才有了较为明确的专称,如“水家苗”“水家”等。“水家”这一名称在新中国成立后得以认定,在筹建三都水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都县)过程中,根据部分水家人要求,于1956年将“水家族”改为“水族”,“水族”这一名称得以正式确立。水族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以南的都柳江和龙江上游地区,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水族人口为411847人,其中348746人居住在贵州省,占水族总人口的84.68%,其余水族人口上万的省份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和安徽省,接着是云南省,水族人口为0.88万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是水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范围内建立的唯一一个水族自治县。水族人民在长期迁徙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为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资源也付出了努力,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资源和实践经验。

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现状及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化资源。一个民族经过迁徙、融合,其文化也不断发生变迁和涵化,表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及多民族文化的共享性和融合性。本报告所涉及水族非遗的基本范畴:以国务院自2006年以来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和各省级非遗名录为研究对象,由以下两个要素界定和梳理出的水族非遗项目。第一,项目中以“水族”命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