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速推进,但区域内部经济关联度仍然较低、一体化进程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东北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东北区域需要围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多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打造东北经济发展的内部“凝结核”,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本文回顾了东北区域产业分工与经济合作的现状,并对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发展提出了思路。
<<
丁晓燕: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旅厅专家智库成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文旅经济研究,近年来,主持、承担各级各类课题50余项,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百余篇,主编出版《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研究》《东北振兴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解析》《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报告》、“吉林振兴丛书”(7卷)等著作。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跟踪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项目“寒地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政治局有关领导批示。先后完成了一批关于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方面的课题,主要有省科技厅科技规划项目“吉林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省“十三五”智库项目“东北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比较研究”、省发改委委托项目“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省文旅厅委托项目“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研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和“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等,多项成果得到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张丽娜: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软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管理学博士,吉林建筑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出版专著、编著6部,公开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0余篇,主持各类项目20余项,参与多项省级政策、规划的编写工作,10余篇研究报告获得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