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贫困的类型与测量方法
所属图书:城市贫困老人的多重困境与抗逆过程
出版日期:2018年8月
关键词:
老年贫困的实证研究与社会政策

老年贫困的识别、人口特征与主观经验

(一)贫困老人的识别

1.老年贫困的定义

Rowntree(1901)早在20世纪初就从必要的生计(livelihood)来界定贫困,以此区分初级贫困和次级贫困。Townsend(1979)认为“当个人、家庭和团体因缺乏资源而不能获取饮食种类、参与活动、拥有合乎习俗或社会中广泛鼓励的生活条件与设施,那么可以说他们是贫困的。他们的资源严重少于普通家庭,以至于实际上被排斥在平常的生活模式、习俗和活动之外”。这一定义参照了社会中广泛支持的生活水平与习俗,被视为相对贫困的界定。随后,贫困的定义逐渐趋向多元。世界银行(1990)《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将贫困界定为“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贫困是指福利的被剥夺状态。贫困不仅是指物质的匮乏,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这一定义凸显“能力贫困”,以及贫困者的被剥夺状态。2001年,世界银行(2001)对“贫困”重新进行定义,认为贫困是对人类福祉的显著剥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以收入或消费来测量的物质匮乏,健康和教育水平低下,面临风险的脆弱性,在关系到自己命运的重要决策上没有话语权或无力状态(voicelessness and powerlessness)。可见,国际上对贫困的界定从“经济”方面的良好状态,扩展到“非经济”方面的良好状态,具体来说,经过了侧重物质匮乏(Rowntree,1901),到相对剥夺(Townsend,1979;Saunders & Whiteford,1989;Scott,1994),继而重视能力缺乏(世界银行,1990)、脆弱性与无力感(世界银行,2001)的过程。而且,逐渐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