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中华民国30~34年玉鹭乡地价表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2卷·村庄类第1卷·华南区域第1卷)
出版日期:2017年2月
关键词: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经济基础关系到宗族活动的扩展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加强,对于白鹭村钟氏宗族的经济本章将从1949年前村庄经济概况、产权形态、经营形态、分配形态、消费形态、财产继承形态、经济变迁、经济实态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节 经济形态概况

钟舆选择定居白鹭,除山水形胜外,还特别考虑了日后农耕发展的条件。白鹭村村南鹭溪河流通东南,空阔之地有六七里,这与之前居住的人多地狭的竹坝村有着天壤之别。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勤俭朴实、吃苦耐劳是客家人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精神。钟舆迁居白鹭时独家孤居,“役丛菁,斩恶木,通溪流,山之可树者植之,地之未辟者垦之”。如愚公于太行,及身而子,子而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这个棘菁之区逐步发展为“阡陌交错,烟火相望”的美好胜境桃花源。明弘治年间,白鹭村初具圩街,已是“烟火千户,家室殷饶”。依仗优异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静的社会条件,钟氏家族经过三四百年的拓垦勤耕,耕而为活,虽已家室殷饶,然终究还不富裕。他们不安于现状,一心想走出更能发家兴族的道路。

尚自重、喜自尊、讲勤俭、善开拓是客家人的传统美德。明末清初,中国经济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白鹭钟氏族人慧识时务,依托山川资源,利用鹭溪黄金水道,走出山门,走上了农而优则商的道路。关于白鹭人经商情况的资料虽然鲜见,但在钟氏族谱的字里行间也有所记载:“才骥,字良,宏略长子,闻江左为文人渊薮地,思延揽焉,藉贩木筏货往金陵,虽谋孝养资,实欲博访师,为裁成后学计也。”才骥是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鹭溪四修谱主事之一,贩木筏货往金陵(今南京)必在四修谱之前,且又“闻江左为文人渊薮地”。可见,当时白鹭对江浙一带的情况已很熟知。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