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三江源区经济发展现状
所属图书:2017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关键词: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三江源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是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严格划定的管控边界,其所包围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生态系统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发〔2015〕56号)。三江源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自然生态、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地。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已成为三江源经济社会运行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保障和促进五大文明在三江源区的整体推进。

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背景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将其放入生态文明顶层设计。2015年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从概念、特征、原则、技术流程、范围识别、划定方法、方案确定、边界核定及划定成果等方面指导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技术工作。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保部等印发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根据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要求,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2016年11月,中央深改组通过《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思路,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由此,2015年由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办公室按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