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主要对所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社员结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目前,超过半数的合作社社员跨越了本村的界限,分布在不同的村、乡镇、县或者市。理事长及理事会社员是合作社的核心社员,负责合作社的日常运营管理,他们整体上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是初中及以下水平。理事长及理事会社员基本上是村干部、种养大户、技术能手等当地精英,在当地个人社会网络资源比较丰富。关于合作社社员的异质性情...
本文主要从种养殖和服务类合作社等主要模式对滇西合作社进行了分类探讨。种养殖合作社总体经营情况较好、参与主体多元化,但家庭联合仍是主要支撑。种养殖合作社中,传统农产品和粮食作物类合作社数量偏少,但组织规模、经营规模发展态势较好;新兴农产品类合作社和牲畜类合作社在数量上有优势,但规模化经营能力相对较弱。滇西服务类合作社中,生产服务加工类合作社类型多元化,其中兼营型销售合作社...
本文主要对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主要集中体现为农资购买、信息及技术的提供、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及产品销售等,统一提供这些生产性服务带来的规模性效益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支出,可帮助农户提高效率并节约成本。在销售方面,总体来说,合作社的品牌意识薄弱,营销能力有待提升。缺乏资金是农户普遍面临的主要困难,只有10%左右的合作...
滇西合作社总体上仍规模小、实力弱、影响辐射能力较小,合作社成员在出资额、社会活动能力、入社动机及责任感等方面的异质性比较明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合作社在整合资源、推进产业兴旺、促进乡风文明、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方面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目前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涉及合作社融资、社员的能力、合作社内部的股权结构与利益分配机制、产品营销等。对此,本文提出加强合作社内部金融系统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厘清了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相关概念,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并论述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个层面,梳理国内外经济学理论中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及其实现形式发展的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思想是农村集体经济及其实现形式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的相关思想是农村集体经济及其实现形式的理论参考。
伴随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其实现形式也在持续发展。不同的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发展亦有所差别。本文根据不同经济体制下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演变以及农村集体经营方式与组织形式的变化,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1949—1956年)、形成(1956—1978年)、突破(1978—1993年)、拓展(1993年至今)四个时期,分别阐述各个时期的典型实现形式。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动态变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挑战越来越艰巨。相较于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滞后,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面临亟待突破的困境。本文从产权、经营、组织、要素四个方面,分别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突出问题及制约发展的因素。同时,本文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参照农村“二次飞跃”的...
本文从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两个方面,结合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自然生态资源产权体系优化等新变化,分别探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农村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是以股份或者份额的形式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应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动集体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有效增加集体经营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而经营性资产的形态和类别是有差异的,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可选择相应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本文从农村集体经营性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和流动资产的经营管理两个方面,立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