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政部为推动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如推进法律修改,开展具有性别视角的政策实验,加强当选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分性别统计等。2003年7月至2004年底,在天津市塘沽区实施“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政策创新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塘沽项目”),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项目的后续行动延续至2007年,项目影响更为深远。本文将重点介绍该项目及...
2004年8月~2006年7月,陕西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简称陕西妇女研究会)与陕西省妇联、合阳县妇联合作,在合阳县开展了“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示范项目”,提高了合阳县女性当选村委会成员的比例,并带动全省,使陕西省第六次换届选举后女性的比例有明显提高。
西部减缓贫困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西部地区农村的贫困发生率一直高于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继续减少贫困人口,降低贫困发生率是西部地区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阻碍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障碍。探寻西部地区脱离绝对贫困的策略依旧刻不容缓。
经过数月的准备,中国农业大学的CBNRM课程终于启动了。这个课程对所有参与者——学生、教职员和农民来说——都是一次非凡的经历。大家在课堂和实地调研中通过与当地合作者的协同工作学到了如何进行课程开发、如何提高课程内容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如何掌握学习过程本身等。在随后的部分,我们将利用第一手的叙述材料、事后思考、照片和其他图片、部分课程评估问卷和电子邮件交流详细地描述整个过程。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讨论适应性的管理过程,着重描述2006年课程的主要变化和新面貌。同第三章一样,在本章我们将使用第一手描述、反思、照片和其他图像、部分课程评估调查问卷和电子邮件交流等各种表现方法。鉴于人们更关注研究过程的记录,我们在本章中转载了更多详细的尤其是学生写的材料。
参与式课程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中第二个引进和体验参与式课程开发及将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参与式农村发展主流化的课程,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参与式农村发展课程的经验。与前面的章节一样,本章也将以第一手观察和思考资料为基础。以一个人的梦想为起点,我们开始了汇聚志趣相投的人士并寻找最小资源共同规划一些行动的进程。这个小组并非突然形成,也非轻松诞生,而是经过努力奋...
以农民工就业同工不同酬、农民土地权益受侵犯和农民微型小型企业创业障碍为主要形式的农民与非农民集团要素收益率的“剪刀差”,使城乡收入差距反而大于改革开放起点时的水平。让新农村建设变得迫切的因素,同时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素。培育平权式治理结构,让农民行使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来约束政府,将让新农村建设“修成正果”。这需要我们在新的转折点“继续解放思想”。
在乡村基层的治理结构中,村长怎样当?其主要任务是什么?村长每天在干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后深入农村进行广泛的调查和了解。文章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村长的主要任务、工作特点、社会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第二部分由村长自述他们的一天。通过几位村长典型的一天,观察和了解在不同经济格局中和地域环境里各自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特点。
本文以山西壶关常平村的农村城镇化为个案,通过回顾常平村的工业发展历程及其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各方面的建设,试图从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方面和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环境宜居、生活条件改善、幸福指数等软指标方面重新界定城镇化,并通过分析常平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来看中国大陆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当前中国大陆农村各地经济发展较不均衡,农村总的产业结构层次还比较低,所以农村产业调整与升级的任务还很重。但是金融、土地、政策、人才、技术、信息、市场与观念等一系列因素却又制约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了破解这些难点,不仅需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原则,也需要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